最早我是自己割,后来发现割的不如专门的割草工人漂亮。最早用手动的推草机(如上图),但效果并不好,草多的时候推不动,地形不平也不好用。然后改用手持式打草机,轻便很多,但打出来的草坪不够平整,不好看。后来用了汽油发动机的手推式割草机,但设备保养和维护也还是挺费事费钱的。
折腾了一圈,最终我们还是选择了雇人割草,大概费用一次25纽币,2-3周割一次。算下来一年4-500纽币,差不多2500-3000元人民币哦!所以,有些新开发的华人住宅,院子都是水泥的,就是边上一圈小花坛而已,一劳永逸。
2除杂草
除杂草和割草是两回事,割草的只是负责草坪,花坛里的那些杂草还是得自己来处理的。首先,杂草不一定就是草,它们可以是长在了不该长的地方的任何植物。这样他们就破坏了花园的整体感,所以需要除去。为了防止杂草丛生,还有一种办法就是铺MULCH,即在植物根部周围的木屑,枯草,树皮等物,主要作用是保湿,同时阻断杂草的生长。
也有一种方式就是铺一层地膜,再在膜上放木屑或鹅卵石等,这样更为彻底的阻断杂草的生长,省下来不少料理花园的人工。比如上图就是采取的这类工艺,只有允许生长的植物才给它们在膜上留出洞来。
还有一类杂草是有毒或有害植物(比如有刺),那么存在误食或不小心被扎的情况,这些是需要平时留意不断手工清理的。也有些人直接喷除草剂,但因为家里有小孩,一般尽量少用化学试剂。
这是一个挺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当然,如果你喜欢园艺,这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新西兰文化都以把花园打理得整齐为荣,有的老洋人院子里整齐得一根杂草都没有。看着收拾的生机勃勃,如诗如画的花园,确实也是一种享受。
3房屋保养
以前在深圳时没想过这个问题,因为都是住楼房,需要关注的都是内部装修的问题。但住HOUSE就完全不同了,因为房子是需要保养的。
首先,屋顶你得定期清理苔藓,还得补刷油漆(一般5-6年一次),一般得花3000纽币上下(折人民币15000元)。其次,墙面的保养,新西兰绝大多数房子墙面都是板材,所以需要定期维护保养,补缝刷漆,这也得5-8年一次,花费6000纽币以上(折人民币又得30000元以上)。
除了这两大块,你还需要定期检查雨水槽,管道,阳台木板,栏杆,围墙,步道,修树等等。既然你有院子,那么这些附着物都是你的,得自己维护保养。这都是钱啊!而且因为新西兰比澳洲雨水多,如果不及时做好保养和维修,一旦渗水后再处理就会非常昂贵了。
4日常服务
在中国都是住公寓,有物业提供各类服务(比如抽水马桶,水管破裂,安装电器等等)。记得在上海居住时,有一次因为厨房水管堵塞漏水,物业安排了一位师傅来维修。师傅在修的时候反复暗示我这是收费服务(因为有些业主以为是包含在物业费的,所以不给钱),而且强调收费不贵。说多了,我反而心里有点不确定了,问他收多少,他犹豫了一下说人民币100块,还包了两个小配件。我不禁笑起来,说师傅您别担心,就按这个价格修吧。
如果是在新西兰,这个费用一般都在60纽币(300元人民币)以上了。因为居住密度低,水工或电工开车到你家里来,这路上都得算人工,否则人家也挣不到钱。还记得前面私人拥有小岛的吗?家里管道坏了,是不是工人的船票或直升飞机的钱得房东出吧?
而且因为人工贵,这边很多家具都是自己安装,否则另外收费。上图我上周自己盖的一个小书架,一个钉子都没有使用,简单实用。我曾经的一位洋人同事是个多面手,他在家里另外盖了一个2房,从地基到所有内部装饰,全部都是自己动手,用了近1年的周末时间慢慢盖起来的。
5学位
不奇怪,新西兰也要操心学位的事情。新西兰是按房子所处的位置来区分公立学校的学区的,好的学区房的价格比非学区房会贵不少。所以,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你得在学区,房子本身之间做一些选择。
不过好在新西兰的公立教育还是算比较平均的,正如我在《移民了,烦恼就没有啦?》一文中提到的,好的学校其实更多是家长本身的财力,精力投入有差异,政府的投入并没有显著差别。而且新西兰国家小,没那么堡垒森严,我外甥女上周还和新西兰首相BILL ENGLISH一起共进午餐。她在学校表现是不错的,但这个机会还是学校老师主动问她有没有兴趣,她才去的。回来后,她和我姐说:“也没啥,我的体会就是,首相也就是首相嘛,一个普通人而已。”。
6生活配套
新西兰最好的配套是周围都有保留地。这里都有小孩子玩耍的娱乐区,大草坪,是休息放松的好地方。这些地方的绿化(主要是割草)是由政府来开支的。所以,喜欢跑步,散步的人,这觉得是个好配套。下图是在保留地娱乐区玩耍的宝宝们,有朋友调侃,这么空旷的娱乐场,不生几个孩子恐怕会太孤单。
可是生活不仅仅只有跑步,更多还是吃喝拉撒。在新西兰不要指望楼下有个超市的感觉,这里出门基本得开车。每个片区都会有一个中心,提供银行,超市,邮局等日常服务。所以,即便你去应聘送个披萨饼,你也得有驾照才行,因为都是得开车送的,电单车我在新西兰还真很少见到。
如果还需要买一些其他东西,比如家用小五金,日用品等,那么就得开车几公里到远一些的商业集中区的BUNINGDS 或 WAREHOUSE去购买了。大家都住的宽敞,这都是代价,你就得跑远一点。油费也是钱啊,虽然这里很少有机会交停车费。
7交地税!
国内总是在讨论房地产税要来了,房地产税要来了,来了房价就会开始跌。其实,新西兰收了上百年的地税了,也没见房价跌。奥克兰的地税大概是地价的0.35%,即如果你的房子地价100万,房子20万,地税就是按地价100万的0.35%缴纳。所以,有些老年人会觉得地税是一笔庞大的开支,最后卖房搬离奥克兰去一些小城市生活的。
缴纳的地税使用去向还是清晰的,从数据来看,奥克兰的地税主要用于:38%公共交通设施(巴士,火车等),27%公共休闲文化设施(图书馆,公园,保留绿地等),16%环境保护(如污水处理,垃圾回收等),8%城市规划,6%经济和文化发展,5%市议会运转(主要指公务员体系)。
因为地税是按比例缴纳,所以给政客留下了操作空间。记得上任市长竞选时承诺:“奥克兰市民的地税缴纳比例整体不会增加!”。过去几年奥克兰地价涨了这么多,最终在比例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政府的地税收入大幅上升。天下政客是一家,都是套路。
8价格!
我们都在说住的感受,没提价格。但价格其实也是影响住的感受的,因为价格影响你的月供,这是新西兰人生活中最大的开支,所以当然也影响居住感受。忽略前面的豪宅,我们奥克兰平均房价大概100万纽币每套(差不多480万人民币)。那么,大概100万在奥克兰可以买什么样的房子呢?我看看最新的中介网站信息吧。奥克兰有好几个区,我分别取一个样本大概感受一下吧:
AUCKLAND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