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相亲美女会,睿安信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
跨国婚姻的利弊,在前期小编简单的为大家整理了一下,仅供参考,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咯!
其实,总体来说,跨国婚姻最大的冲突就是文化冲突,而文化的冲突常常导致教育的不平衡乃至矛盾,所以,对跨国婚姻而言,孩子的教育问题也常常吸引着广大瓜友的眼球。
那么,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否就显得那么艰难困苦?
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最近小编看的一篇关于中外文化差异在孩子教育上所发生的矛盾。
大概故事:华籍女子带着自己的一家回到自己的娘家过节,在母亲准备的丰盛的餐桌上,一大家子其乐融融,推杯换盏,但由于自己的10岁儿子在桌上自制的饮品被家里人当恶作剧般的传着喝完后,情绪一直不太高兴。
而此时,弟弟的2岁孩子一直缠着10岁的儿子要拥抱他,然后儿子再三不高兴地拒绝了他,弟弟觉得自己不受重视,就一把往哥哥的脸上抓去。10岁的儿子十分愤怒,脸带泪珠,而这位母亲碍于席间亲戚的情分,觉得自己的儿子一点都不懂得爱护小弟弟,便说:“他才两岁,抓一下能那么疼吗?”
男孩愤怒回复道:“你怎么知道,就有那么疼,你都不知道”然后顺势在母亲的脸上抓了一把,这时外婆也看不下去了,就说:“你弟弟才两岁,哪就那么疼呀?还哭得那么凶!”这下子更加激怒了儿子,便朝母亲怀里的弟弟脸上也抓了一把。
这下子,这位母亲觉得自己教子无方,于是,同家人一起,对孩子洗脑教育:“你是你的弟弟,你应该爱护他”
“弟弟才2岁,他不懂事,你不应该打他的”
“你小时候也是一样的,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你只会使用你会使用的动作和方法,当然也曾伤害别人。”
“妈妈小时候6岁有了舅舅这个弟弟,6岁就照顾舅舅照顾得很好,你现在10岁了,怎么还赶不上当年6岁的妈妈?”
可儿子的回答却是:“弟弟尽管小,我们全家已经告诉他无数次了,不能打人,他还打,他对吗?”
“弟弟要抱我,我不愿意,我说了三遍不愿意,他还抱我,是我错了吗?我没错。”
“我没有做错事情,你们为什么全家都来吵我?”
后来在全家的围合教育下,各种举例,儿子似乎接受了,也驯服了。最后欢乐的与娘家人挥手告别。
在回去的车上,孩子的父亲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孩子没有错,对孩子说不用理会他们对你说的,结果孩子的脸上顿时满是委屈的泪水。
此刻旁边的妻子气蒙了,立马质问她的老公:“你为什么这样说?”
丈夫却说:“我告诉你,啸啸是由我们抚养大的,啸啸需要遵循澳洲的规范和习俗,啸啸今晚的行为没有一点不对,可怜的孩子(poor kid)为了正确的行为遭受批评,这样不公平!”
丈夫的不忿升级:“你看看你弟弟和弟妹,每次吃饭,他们管教孩子吗?他们只顾自己吃饭,孩子从自己的吃饭座椅上跑下来也没有惩罚”
“孩子说了他不愿意被抱,那是他的意愿,他已经明白表示了,那么大侄子就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尊重,尊重你懂吗?不要再老说什么孩子大还是小,尊重要从小就开始教育。”
“还有,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说“不”,中国文化培养了太多只会说“是”的人了,想说“不”就该说“不”!”
此刻,后排的儿子哭得更厉害了。
文化的差异由此体现的淋漓尽致,那就是独立和尊重。
有些中国妈妈把新生儿当作一个肉球、一个只会吃喝拉撒睡的肉球对待;而美国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起,就跟她说话,就给她讲道理,就把她当成大人来对待,她有权决定自己生活上的事,她有选择的自由。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亲友,都没有特权去支配和限制孩子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选择,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
西方人认为婴儿都有尊严,所以,对婴儿都十分尊重,乃至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西方人对孩子的说话就不会像中国人那样,是命令、肯定的语气,认为孩子就是要听话,要服从。而西方人则是:“DO YOU THINK……”作为开头,循序诱导。
中国人的教育方式似乎也很不尊重孩子,“当面教子背后教妻”“棍棒下面出好人”这不得不使我想起贾宝玉大观园试才题对额那回,众人赞叹宝玉“二世兄天分高,才情远,不似我们读腐了书的”,贾珍却回“不可谬奖.他年小,不过以一知充十用”“休如此纵了他”这类的话。
中国式教育如三字经所写“教不严,师之惰”“玉不琢,不成器”。父母对孩子,那就是爱之深、责之切。认为孩子就是不打不成器,孩子就是需要不断谦虚,才能成长。这样的教育方式,对于一些温顺的孩子,似乎有用,但对于叛逆的孩子而言,这无非就是断了父子情分,这种类似惩罚似的教育,虚心使人进步,良药口苦利于行,成了中国教育最为显著的特点,也成了伤害孩子利刃。
上海阐北第八中学校长刘京海说:“中国的学校,更是成了培养差生的集中营。”的确,我曾看过一个有趣的比喻,在中国的学校里,只有少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如鱼得水,但其他大部分孩子则成了太子陪读,是在岸上挣扎的鱼儿。
这其实又体现了中外文化教育的不同:中抑外扬。
中国的戒尺教育和美国的鼓励教育,是两种文化的不同,没有什么优劣之分。但是,在充满竞争的时代,的确存在着哪一种教育更能培育出健康人格、更具有奋发向上精神的问题。
在学校教育上,又能延伸凸显另一种不同,那就是对孩子兴趣的培养,中国式的教育,则是困难的学习课程,冗长的学习时间,繁重的课后作业,乃至周末的补习班、兴趣班(所谓兴趣班,有多少是父母强加的兴趣)。中国教育下的孩子,每天就如同她们的父母一般,奔走于家庭和学校/岗位的两点一线上,下了课桌,就是书桌。这样局促的空间,虽然得到了成绩,可孩子失去的是本该无忧无虑的笑容和发散的思维,这样局促的成长空间,孩子又怎能成长为参天大树呢?
这又使我想到中国的高考工厂,一南一北,在南为----安徽六安市大别山深处的毛坦厂中学,号称“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在北为----河北衡水中学。
这两所学校的上线率,小编也是知道的,但是,对于这样的学校,培育出的人才,真的就是健全的、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吗?社会对此褒贬不一。这里面的学生只会做题、考试——考试、做题这样地无限循环。我还记得我高中老师对我们的训斥,说是我们都高中了,就应该抓紧时间学习,女孩子一周最多洗两次澡,衣服都应该用洗衣机洗,不要浪费时间。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关于洗澡居然是浪费时间的言辞,乃至现在的我仍然充满诧异与惶恐。
看到了一段关于考试的描述,觉得十分贴切。
深秋正是第一轮复习进行到中期的时候,从各种月考和校模拟考试开始,直到明年三月的全省第一次模拟的铡刀落下之前,天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睡得越来越晚,成绩越来越飘忽,心情越来越烦躁……就好像,明天永远不会来一样。
而西方的教育就不同了,西方的教育是从小让孩子学会独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你能看到在国外两岁的孩子,能自己关灯睡觉、做家务、扔垃圾、只要是自己独立能完成的事情,父母就绝对不会帮助他。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说法,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教会学生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学习,学会与人相处。生存能力排在第一位。
中西文化的差异远不止此,但小编认为,每种文化都有其优劣,把握好度才是关键。中国有句话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跨国文化带来的,说不定是教育的改革乃至父母的反思,为孩子创作更好的成长空间也不一定。